日期:2010-01-19

一号议案关注卫生站建设

0

阅览次数:594次


2006 年,市人大常委会在调研我市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中发现,农村(社区)卫生站设施简陋,服务水平已经难以满足农村居民的需要。此后,长达五年关注基层医疗卫生建设,大力推进农村(社区)卫生站建设工作,促进了我市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。人大关注、推进基层医疗卫生建设工作赢得了广大市民的赞誉。
  ■一号议案关注农村 (社区)卫生站建设
  2007年,在中山市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期间,几位市人大代表提出“加强农村(社区)卫生站建设,方便农民就医”的议案,希望人大关注农村基层医疗卫生工作。在此基础上,市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将该议案作为大会的一号议案,决定用三年时间,大力推进我市基层医疗卫生建设工作。
  ■一号议案提前一年办结
  在市人大常委会的监督支持下,市政府十分重视该议案的办理工作,三年的办理期限,政府只用了两年时间,提前一年于2008年办结。
  2008年12月31日,在中山市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上,副市长唐颖作《关于提请审议办结加强农村(社区)卫生站建设议案的报告》,我市农村卫生站新建改建扩建工作提前并超额完成任务。截至2008年12月22日,全市农村(社区)卫生站共建设155间,卫生站设备配置工作全部达标;同时农村(社区)卫生站信息化建设全面启动,计划3年内完成。
  2008年7月1日,我市启动实施城乡居民门诊基本医疗保险,形成“小病在社区、大病到医院、康复回社区”的分级医疗和双向转诊格局。2009年,16个镇(区)启动实施门诊基本医疗保险,约160家社区卫生服务站纳入医保定点范围,从而实现每个村或社区均设有医保定点卫生服务站的目标。
  2008年,《中山市镇(区)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评估标准(试行)》和《中山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管理办法(试行)》于当年出台,《中山市城乡社区公共卫生服务考核标准》也在起草中。这一系列政策文件的制定和出台将有利于我市农村(社区)卫生站健康可持续发展。
  ■跟进议案办理后续工作
  议案办结后,市人大常委会并没有停下监督的脚步。卫生站建起来后,运作情况怎样?有什么需要改进的?2009年,市人大常委会对农村卫生站运作情况进行了一年的跟踪检查,对全市所有镇区的卫生站都进行了调研,并形成一个调研报告反馈给政府,建议进一步完善农村(社区)卫生站的服务和配套工作。
  这份《关于我市农村(社区)卫生站运作情况的调查报告》提出了农村(社区)卫生站的一些困难和薄弱环节。这次调查发现,个别镇区镇村医疗卫生一体化管理不够到位,部分农村(社区)卫生站由私人承包经营,还没有收归一体化管理,影响了农村(社区)卫生站公共卫生服务功能的发挥。
此外,调研中还发现,城乡居民门诊基本医疗保险报销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,农村(社区)卫生站医务技术人才不足,社区卫生服务能力有待提高。
  针对这些问题,调查报告建议,增加投入,建立公共卫生服务补偿机制,促进农村(社区)卫生站的良性发展;全面推进和完善镇村医疗卫生一体化管理工作;进一步完善城乡居民门诊基本医疗保险报销制度;加强农村(社区)卫生站医务人员队伍建设,积极营造医疗技术人才成长环境。
  市卫生局副局长杨汉东告诉记者,目前全市236个社区全部建立社区卫生站,中山正在将基层医疗工作者纳入事业编制。据悉,按照万分之八的比例配备,全市提供给农村(社区)卫生站共2300个编制,目前已经面试了1600多人。“去年,我市农村(社区卫生站)门诊量3%增长,在其他地方大规模下降的背景下,我市还能增长实不容易,这也是市人大常委会多年关注基层医疗卫生建设的结果。”

 

 

 



扫一扫关注

想知道丰富的健康资讯、促销信息及有奖活动吗?马上关注吧!

服务热线

400-6890-269
Copyright (©) 微电脑脉冲治疗仪 版权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