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期:2010-01-19

低收家庭重患可获医疗救助

0

阅览次数:704次


本报3日讯 (记者张立) 今日,记者从哈市政府获悉,根据《关于印发哈尔滨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5项重点改革2011年度主要工作安排的通知》要求,日前哈市对《哈尔滨市城乡困难群众医疗救助暂行办法》(简称《办法》)提出补充修改规定,低收困难家庭和低收家庭的重病患者也可获医疗救助。

其中,将《办法》第五条 “对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和农村五保户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,由各级政府资助需个人缴费部分” 调整修改为“对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对象,农村五保户,民政部门认定的低收入困难家庭和低收入家庭中重病患者(《哈尔滨市城乡困难群众医疗救助暂行办法》第五条第(二)款(3)规定的15种病种)、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,由各级政府资助个人缴费部分。 ”

其次,将《办法》第五条第(二)款住院救助(2)中:“其他城乡医疗救助对象,按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药品目录、诊疗项目、医疗服务设施范围内的,按实际自付医疗费用的40%给予救助,当年个人累计享受医疗救助金额最高不超过3000元”,调整为“……按实际自付医疗费用的50%给予救助,当年个人累计享受医疗救助金额最高不超过5000元”。

同时,将《办法》第五条第(二)款住院救助中(1)“无生活来源、无劳动能力、无法定赡养或抚(扶)养义务人的“三无”对象,按实际自负医疗费用的80%给予救助,当年个人累计享受医疗救助金额最高不超过8000元”和(3)“三无”对象,按实际自负医疗费用的90%给予救助,当年个人累计享受医疗救助金额最高不超过10000元”统一调整为“无生活来源、无劳动能力、无法定赡养或抚(扶)养义务人的城乡医疗救助对象,按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药品目录、诊疗项目、医疗服务设施范围内的,按实际自付医疗费用的100%给予救助,当年个人累计享受医疗救助金额最高不超过10000元”。

此外,本次补充规定还将呼兰区、阿城区纳入本市市区范围内,两区城乡困难群体也可获医疗救助。


扫一扫关注

想知道丰富的健康资讯、促销信息及有奖活动吗?马上关注吧!

服务热线

400-6890-269
Copyright (©) 微电脑脉冲治疗仪 版权所有